
美國國會記錄
第 108 屆國會議程與辯論 美國眾議院
致敬張純如
2004 年 11 月 17 日
邁克爾·M·本田,加州眾議員
議長先生,今天我提議紀念張純如,一位勇敢的歷史學者、作家,亞洲和亞裔美國史、人權與史實真相的捍衛者。她在短暫卻卓越非凡的職業生涯中,揭露了歷史上被人們忘卻或者漠視的不公與暴行,觸動了無數人的心靈。在個人生活中,她是一位賢妻良母、一名親密 的朋友、一個激勵眾人的榜樣。張純如在世的親人有:她的丈夫布瑞特·李·道格拉斯博士、兒子克里斯托弗·道格拉斯、她的父母張紹進和張盈盈、以及弟弟邁克爾·張。
張純如於 1968 年 3 月 28 日生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她在伊利諾伊大學學習了新聞學,隨後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了科學寫作碩士學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期間,張如純潛心研究錢學森。這位美籍華人科學家由於當局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 驅逐出境返回中國,隨後締造了中國的彈道工程事業。她的研究最終形成了她備受好評的處女作:《蠶絲:錢學森傳》,這本書細緻地描述了麥卡錫主義時期的多疑偏執與種族偏見。
作為一名歷史學者和社會活動家,張純如傾其一生尋求歷史正義與和解。她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詳細記載了 1937 年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慘絕人寰的罪行,成為了教育國際社會就日軍在二戰其間犯下的種種暴行的有力史料 —— 這些殘酷踐踏人權 的事件幾十年以來始終未被記載或者未被公開承認。她積極參與向侵華日軍在南京罪行的索賠,這使她與日本政府和一些組織產生了衝突, 但這絲毫不能動搖張純如對正義與真相的追求。
她最新出版的書,《華人在美國》,是一部反映美國華人群體的情感、視角和體驗的紀實著作。幾個星期前,華美銀行將 420 冊《華人在美國》贈送給加州的學校,以傳播對華裔 美國人曾經面臨的那些歷史性挑戰的理解。
張純如,除了她的書籍譴責了美國和國際社會對亞洲和美國亞裔人群的在社會和歷史上的不公,她本人還是“百人會”的成員。這是一個由致力於解決美國華人社會重大相關問題的美籍華人領袖組成的全國性無黨派組織。由於她的貢獻,張純如榮獲了由約翰·D·和凱瑟 琳·T·麥克阿瑟基金頒發的“和平與國際合作獎”。同時她還被美國華裔婦女協會評為“年度傑 出女性”。
我們將銘記張純如的事蹟以及她對亞裔社區做出的卓越貢獻。被她的著作和社會活動感動的幾百萬人,永遠不會忘記她正視國際社會中歷史的不公平的道德觀,也不會忘記她一生所致力於的不同族裔不同背景人群之和平共處的事蹟,以及其產生的公眾影響。張純如有 著強烈的華裔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激勵著人們,讓大家堅信,不管個人的祖先是哪個族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真正的美國人。張純如離開了我們,我們亞裔社群痛失了一個楷模、一位摯友;世界失去了一名最傑出、最有激情的為社會與歷史正義而奮戰的勇士。
(陳昕譯,馬海寧&楊惠校譯)